18+

「三明治照顧者」壓力大!長輩、子女、工作兼顧:身心俱疲

長輩、子女、工作兼顧 三明治照顧者身心狀況日趨惡化 圖/Canva
長輩、子女、工作兼顧 三明治照顧者身心狀況日趨惡化 圖/Canva

當家庭與工作的責任交織,心理健康往往成為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。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及生育年齡推遲,越來越多上班族在工作之餘,同時肩負照顧年邁父母或長輩 ,以及撫養未成年子女的雙重責任。在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,提醒人們不僅要對自己辛勤工作予以肯定,同樣也要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。根據2025年1月發表於《公共衛生》期刊的研究顯示,身兼照顧年長家庭成員者和家長角色的「夾心照顧者 」,其身心健康狀況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。

英國研究:每週超過20小時處於照護情境 健康出現明顯惡化

該研究源自倫敦大學學者分析《英國家庭縱向研究》自2009~2020年間約2,000名夾心照顧者與2,000名非夾心照顧者的資料。其中,受試者平均年齡為36.8歲,透過問卷調查追蹤2組對象為期9年的健康狀況,特別是成為夾心照顧者之前、期間及之後的變化。研究者分析了受試者在過渡為夾心照顧角色期間的健康變化,檢驗這些變化在夾心照顧者和非夾心照顧者之間的差異,也探討照顧時數與性別2項因素對健康變化的影響。結果發現,與非夾心照顧者相比,夾心照顧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下降,特別是那些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的人,在此轉變過程中健康出現顯著惡化。

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說明,上述研究精確地描繪了「三明治照顧者」身體及心理健康面臨的惡化趨勢,尤其在每週超過20小時的照顧情境下更為明顯。這提醒我們,照顧工作不僅是體力勞動,更是為照顧者帶來心理上的重大負荷。面對台灣家庭結構轉變與高齡化加劇,民眾普遍生育年齡延後,成為三明治族的比例可能增加,邱弘毅表示,我們應開始正視這個世代產生的健康風險,並思考如何在制度與社會層面(如: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)為他們提供持續性的支持,避免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每況愈下。

夾心照顧者6大方法 適度放鬆可預防心理健康惡化

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,此研究對「夾心照顧者」是很好的提醒,建議可透過以下6個方法預防心理健康在工作與照顧的循環中惡化:

1.認清事實:

隨著時間的推移,孩子會長大,同時父母會越來越需要被照顧,這是人的發展過程,認清現況是找到心理平衡的關鍵。

2.相信自己:

已盡力在照顧孩子與父母親中做最好的安排,不需感到歉疚,當父母親還健朗時,不妨請他們幫忙照顧幼兒。

3.維持規律:

安排陪伴孩子與照顧父母的時間,建立彼此互動與生活的節奏感,提升效能。

4.支持系統:

除了應用政府相關資源,和朋友、兄弟姐妹、鄰居等,平常即有良好互動,當需要幫忙時已有一定的默契,他們也是自己安心的後盾。

5.覺察警訊:

當處於焦慮,不再從照顧中獲得幸福感,甚至影響睡眠、不斷感冒、常忘東忘西,工作頻頻失誤時都是不勝負荷的警訊。

6.放鬆時間:

每天不忘利用1杯茶或咖啡的時間放鬆,每周安排固定運動的時間,有助於自我照顧。

雇主協助員工紓壓、給予工作彈性 有助提升工作效能

葉雅馨提醒雇主,幫助員工做好工作同時也顧好家庭,是經營幸福企業的基本功,企業主可站在支援的角色,協助「夾心照顧者」員工調適紓解壓力 ,有助提升工作效能。在工作上給予寬容,特別在工作量的調整、提供彈性上下班、必要時休假,不帶著斥責或另眼評斷,避免員工因請假產生額外的壓力。

董氏基金會2012年開始推動企業紓壓日,14年來與超過110家企業合作,舉辦超過550場實體紓壓講座、28場線上紓壓課程,呼籲上班族建立時時「觀心」,日日「舒心」的習慣,提升心理韌性,面對壓力與挑戰、維持身心健康。2025年「企業紓壓日」主題包含:觀心覺察、溝通技巧、心旋律、夜夜好眠、旅遊紓壓、手沖咖啡、禪繞畫、粉彩畫、乾燥花、生態瓶、瑜珈、有氧、芳療按摩、耳穴紓壓及穴位保健等,更多詳情可上「華文心理健康網企業紓壓專區」(https://reurl.cc/MRgKav)查詢。

本文轉載自《NOW健康》,原文為:長輩、子女、工作兼顧 三明治照顧者身心狀況日趨惡化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照顧者 三明治族群 長輩 壓力 情緒

NOW健康

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!《NOW健康》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,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。基因與生俱來,體質後天翻轉;打造長壽體質,就從《NOW健康》開始。【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!盡在:NOW健康】

近期流感來勢洶洶!學中醫喝「2杯茶」增免疫力防病毒

近視雷射非一勞永逸!醫點名「6種人」恐需二次手術

延伸閱讀

股市狂跌百萬獲利蒸發、存股存到懷疑人生?做好4件事擺脫理財困境

「飯糰」能除溼氣?室內溼氣重、狂長黴「5個天然除濕劑」:超有效

「這星座」有可能是渣男!利益優先:有可能出軌

台灣頭頸癌發生率高!1罕見癌症「腫瘤長太慢」惡化風險激增

相關文章

「安樂死立法」成真?立委林淑芬:見父母臨終前失能,不願將來孩子為我受苦

出遊不只踏青登山!適合熟齡的「實境遊戲」展開冒險之旅

誰說玩3C會變壞?陪長輩玩電子遊戲活化大腦、延緩失智超有效

母親節最佳賀禮!器官移植讓兩位媽媽獲新生,重拾生命希望

長照疏失恐違法!父過世讓外籍看護繼續照顧母?勞動局:最重罰75萬

「三明治照顧者」壓力大!長輩、子女、工作兼顧:身心俱疲

熱門文章

手槍打太多會變小?醫揭4方法重振雄風:視覺很有感

開罰!開冷氣違反「2件事」最高罰3萬6:別收到罰單才知道

90%媽媽都煮錯!氣炸鍋「這樣用」恐吃下致癌物:菜成毒湯

驚!蟑螂冒出被嚇到,「5大藏蟑處」是蟑螂的最愛:要小心

udn討論區
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