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!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?最新5症狀、預防方式曝光

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!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?最新5症狀、預防方式曝光。 示意圖/Shutterstock
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!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?最新5症狀、預防方式曝光。 示意圖/Shutterstock

編按:台灣的新冠肺炎 從未消失過、來到2025年症狀變得更刁鑽?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 在臉書粉絲團提醒:只看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真的不準!並分享新冠病毒最新症狀及預防方式。

別再只看:

-會不會發燒

-會不會咳嗽

-會不會喉痛...

先重點一句話:

現在的變異株超「低調」,常常不發燒、就偷跑進你身體。要抓它,得看更細的訊號燈。

Only 39 % reported fever at first consultation; diarrhoea (43 %), headache (41 %) and mild sore throat (40 %) were more common.

-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, Hong Kong. “COVID-19 & Flu Express – Week 12 Report (27 Mar 2025)

1.最新「五大訊號燈」

Fever was never the leading symptom, sitting in the 33 – 39 % range, while gastrointestinal (diarrhoea) or constitutional (fatigue, headache) complaints were often more common.

-Geographic spread (mainland China, Hong Kong, United Kingdom, France) suggests a glob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evailing JN.1 / KP.2 “FLiRT” lineage cluster.

排名常見新症狀為什麼容易被忽略?
1腹瀉以為是吃壞肚子
2全身乏力覺得只是熬夜後沒睡飽
3頭痛當成讀書或滑手機過久
4喉嚨輕微乾癢不是劇痛,常被無視
5嗅覺變鈍需要仔細留意才發現

2025 Q1的確診資料裡,研究人員發燒比例,已掉到40%以下;取而代之的就是上面這些「小毛病」

studies released in 2025 that analysed laboratory-confirmed COVID-19 cases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(January-March) and all reported a fever prevalence below 40 percent.

Fever in 38.2 % of cases;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were fatigue (54 %), headache (48 %) and diarrhoea (42 %)

-Jan–Mar 2025 subset of 1 ,042 SARS-CoV-2-positive out-patients in Beijing sentinel hospitals

編輯推薦》長新冠後遺症糾纏一年之久?中醫授「5穴位+2茶飲」告別長新冠!:https://reurl.cc/kng8Yx

2.病毒改玩「潛行」模式

- 傳染力:變異株 KP.2、JN.1、XBB 等「FLiRT 家族」比舊株更容易人傳人。

- 免疫逃逸:就算得過新冠或打過疫苗,也可能再次中標

- 症狀輕微化:外表像感冒、腸胃炎,肺部卻可能默默出現「毛玻璃」

三大特徵:愈易傳、愈會逃、愈輕微

3.遇到疑似症狀怎麼辦?

1.先觀察48小時

症狀若加重(呼吸急、腹瀉不止、持續頭痛)→ 快去就醫

2.症狀沒惡化也別掉以輕心

減少外出、多休息、在家自我隔離

3.高風險場所戴口罩

捷運、電梯、醫院人擠人時,口罩仍是最便宜的保命符。

4.留意「身體小語言」

嗅覺突然遲鈍、舌頭發澀、喉嚨癢卻不痛——都可能是病毒在敲門。

4.打造長效免疫的「四駕馬車」

長效免疫四駕馬車做法
作息規律每晚7-8小時好眠,別常熬夜
適度運動一週至少150分鐘快走或慢跑
心理平衡學校壓力大?多和朋友聊聊、做深呼吸
飲食均衡多蔬果、少手搖、補蛋白質

免疫力不是「一次猛灌維C」就能拉滿,得靠日常累積。

5.記住三句口訣

1.「不發燒 ≠ 沒染疫」

2.「小症狀要觀察,大症狀快就醫」

3.「口罩還在流行,免疫力靠經營」

圖/黃軒醫師
圖/黃軒醫師

本文轉載自《黃軒醫師FB粉絲團》,原文為:新冠病毒 2025 版:性格大改變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新冠肺炎 COVID-19 黃軒

黃軒醫師

黃軒醫師 醫學博士。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(2012)大學傑出校友。 是一名重症醫療專業醫師,是一名古文詩賦愛好者,是一名專欄作家。 著有《肺癌診治照護指南》、《生命在呼吸之間: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》、《因為愛,讓他好好走》、《還有心跳怎會死?: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》。

不光是路怒症、高齡駕駛惹禍!心理師見三峽衝撞事件有感:風險不在年齡

不老騎士追風60年!80歲台選手世壯運自行車奪金:完成比賽就是對自己的肯定

延伸閱讀

注意!「這樣炒菜」恐致癌!多做1動作:全家安心吃

三峽重大車禍有感!沈政男醫師點出高齡駕駛迷思:換照只是虛幻的保障

下修至70歲?三峽交通事故釀3死12傷,高齡駕駛換照遭質疑

世壯運熱血開跑!「大會最高齡」105歲泰國選手奪兩金超勵志

相關文章

「簡單不容易,就像身體的功課要慢慢累積。」雲門教室熟齡律動學員黃台生,從「走路」開始覺察的身體轉變

腰痛只是前兆?醫揭8種疾病與腰痛有關:3症狀立刻就醫

成人能戴角膜塑型片?醫點名「這度數」以下最適合但有1大風險

雙效疫苗現身?研究顯示:打帶狀皰疹疫苗預防皮蛇,還可降低失智風險

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!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?最新5症狀、預防方式曝光

注意!「這樣炒菜」恐致癌!多做1動作:全家安心吃

熱門文章

冷氣不涼、有異味?師傅教你「DIY冷氣清洗」4步驟 省錢又省時

有福了!9縣市打「帶狀皰疹疫苗」有補助or免費:預約、申請懶人包

小三扶正遭報應式出軌!丈夫外遇冷回「你當初也是這樣」讓她心碎離婚

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!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?最新5症狀、預防方式曝光

udn討論區

OSZAR »